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

吴晓波:数字经济超20万亿,是房地产的2倍

2017-04-21 12:00 中国新闻资讯 点击次数 :

4月20日,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在杭州举办。该峰会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腾讯公司共同主办,以“赋能新结构连接新动能”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的2000多位政企学界人士参会。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会长郑新立,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徐愈,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岩益,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徐焕明出席本次峰会。

腾讯研究院在峰会上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量占到了GDP总量的30.61%,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GDP增长的重要动力。

围绕“互联网+”赋能经济转型,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在大会圆桌论坛上展开脑力激荡。

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将创造巨大的创新机会。

以下是圆桌会议实录:

吴晓波(主持人):我们今天的主题叫做互联网+,这个名词在公共意义上被大家广泛知道是在2013年,那时候腾讯创业15周年,马化腾当时发表了一篇很重要的演讲,叫做《通往互联网未来的7条路径》,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腾讯的战略:1、连接一切。2、互联网+。这是在公共意义上第一次看到互联网+。

它为全中国人民所广泛认知,甚至从一个互联网经济直接穿透到中国所有的制造行业、服务行业、金融行业,那是在2015年,总理在“两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把互联网+写进了政府报告。

我记得,那年“两会”开完后,到东莞去参加一个论坛,也是今天这样的1000人左右的论坛,在台上就来了四五个东莞的企业家,做陶瓷的、做服装的、做家居的在那里讨论,说总理说了要互联网+,我们应该怎么互联网+呢?讨论了一个小时,结果我发现,一个小时里面有40分钟,同志们在讨论一件事情,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那是两年前的时候,所以你回想过去的这段时间,互联网+在实体产业的发生,在中国产业经济中的发生,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其乐融融的事情,中间充满了很多的痛苦、很多的纠结、很多的教训。甚至,互联网的企业,或者制造业的企业,传统行业的企业,双方之间的认知上的差异,仍然非常大。

这件事情已经两年过去了,刚才司晓在他的演讲中谈了一个很重要的数据:今天的数字经济贡献值,已经占到了全国GDP总量的30%,也就是超过了20万亿,而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10万亿。

也就是说,数字经济的规模是房地产行业的2倍了。

那么过去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中国的互联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他们各自的工作,有什么改变?

宗庆后用互联网+提高生产效率

宗庆后:我们公司是工信部和浙江省的互联网+两化融合试点单位。采用互联网的方法,完成了从经销商下订单、生产、调度、物质、采购、质量控制、质量追诉、财务结算等工作流程,全部通过互联网把它做起来。

一方面节省了劳动力,人家都说我们这么大规模的,财务人员那么少;另一方面加强了我们财务的数字准确率,而且还有一个工作效率,因为到了日子以后,电脑一算马上就出来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水平。

最近,我们又是工信部智能化生产线的示范单位,做了智能化生产线,关键设备都是进口的。由传感器把里面的真实数据能够反应出来的,但是是单机的,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就把它连接在一起了。设备如果不正常的时候,它可以自动的把它调整成正常,这样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又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人员浪费。

所以,互联网对我们实体制造业,提高管理水平跟只是水平上,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吴晓波(主持):刚才宗庆后总讲了互联网+对他们整个生产线、传感器技术,效率提高,生产响应的过程,其实互联网主要改变了两个方面:

第一,公司内部的生产流程、管理职能上的改变。

第二,互联网改变了我们和消费者直接的关系。

在2013年11月,马化腾提了腾讯的两个战略:连接一切、互联网+。现在两年过去了,你那个时候提的互联网+,想象的腾讯和实体企业的关系,和现在的关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马化腾甘于做“水电工”,帮助更多企业

马化腾:我觉得现在越来越感受到,互联网+最后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就是传统行业,其实真的还是+互联网。

因为,前期确实互联网主导,因为很多传统行业还没意识到这个好处。但越做越深,里面的逻辑、产业的深度。我们越来越像提供水和电的基础设施一样,供水供电,最后怎么用我真的不知道。

而且,很快现在很多企业的IT部门、企业领导人,对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提高,他们也越来越懂了,然后他们会自己作主,自己去深入地挖掘。所以,之前我们举的很多案例,都是我们原来想都想不到的,像刚才举的各种案例。

我觉得,未来的主体还是企业本身,所以我们还是做好我们的定位,就是提供水电的服务。

当然,我们在整个市场上,提供水电服务的也不止我们一家也很多家。在我们这个互联网圈子里,大家也都在竞争,希望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有最好的服务方案、有最低的成本,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健康的方案。

吴晓波(主持):其实Pony讲的我很认同,就是真正互联网+的成功,不是腾讯成功了,只有哇哈哈成功了互联网+才成功了,大家同不同意这句话?还是实体经济本身的成功是最重要的。

元庆,联想是84年创业的,我们一开始其实就是在做电脑、PC、高科技,你做了那么多年的IT行业,走到今天,再来讨论互联网+,你的感触是什么?两年来,互联网+对联想意味着什么?

杨元庆未来联想做智能个性化,互联网+刚开始

杨元庆:互联网当然是在改变着一切,不仅仅是因为互联网诞生很多新兴行业,也颠覆了一些行业。

所以,刚才讲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应该是互联网+,其实包括对像媒体行业、广告行业,基本上是颠覆性的,包括像游戏,过去在线下玩儿,现在基本都在线上,这都是颠覆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互联网+。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在改变着每一个传统的行业。

所以,实际上是传统行业加上互联网,用互联网作为手段来改变每个行业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让他们更贴近客户,更加高效。

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分开来看。对联想来说,我觉得既有+互联网的成份,也有互联网+的成份在。

所谓+互联网,我们在我们经营的每个环节里面,都在用互联网改造我们自己,比如说在销售环节,过去线下开店,现在线上销售,这也是每家企业都要应对的。

像营销,过去媒体上面做广告,做完了效果怎么样不知道,现在都是更加精准的营销。你希望哪些客户群来购买你的东西,你就向那些客户群打广告,这些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都可以做得到。

我举个我们服务的例子,过去我们的服务人员做的好、做的不好,上级领导来给他评分,10分、8分、9分,现在完全改变了,全都是用户评分,他上门去维修也好、接电话也好,用户给他的反馈,在网上实时的就能够获得。

所以,一个员工的好坏不是由上级领导来评价的,而是由用户的点赞来评价的。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联想是+互联网的一个典范,包括刚才讲到的制造,我们是个制造型企业,其实我们也是在用互联网改造我们的制造业,变成智能制造。智能制造,首先能够更加精准的预测需求,使得供需之间能够平衡。

我看我们有些企业说经常缺货,饥饿营销,实际上你如果互联网用的好的话,大数据分析用的好的话,其实不应该有这样的问题,或者很少有这样的问题,你的供需平衡就会做的更好。很好的预测一个新产品发布以后,一个促销发布以后,你的需求会是什么样,来准备这样子的供应和生产。

所以,这是+互联网的成份。

同时,联想其实也是一个在给互联网赋能的企业,我们也在积极的考虑,在互联网+上应该做些什么。

过去,大家认为联想是一个做PC的企业。但是大家也看到,这个行业在下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从过去的PC互联网,发展到移动的互联网,再到未来下一步应该发展到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智能互联网新时代。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的话,我们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约束,我们的下降趋势就会持续。但是实际上,我们在改变我们的战略。谢谢马化腾,刚才已经在给我们做广告了,我们认为PC的概念其实在扩展,首先它从PC发展到了互联网设备,不仅仅是PC需要计算的功能,手机其实也是这样的工具,再到未来范围就更广了。

现在大家知道,智能音箱、智能电视,包括虚拟现实的VR、AR,都是计算的工具、计算的设备,这样一下就把我们的领域拓宽了。

另外,未来的设备仅仅设备本身是没用的,必须联着云、联着服务,如果不联云、不联服务的话,设备没有价值。所以我们讲,这是个人云的时代。要用这些设备,是要享受云内容、享受云应用、享受云服务,这是我们现在正在拓展的。

再进一步再往下拓展的话,那就是个性化的设备,每个人的设备(电脑、手机)都可以是不一样的,你所用的云的内容、云的服务,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是个性化的。怎么知道你的个性化,那就需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分析,能够了解你个人的偏好,能够个性化给你定制。

所以,这也就是现在联想经过重新的思考以后,我们认为我们的互联网+战略,大概就是从PC到计算机,加上云,最后到个性化设备+云,这样子的发展思路。

周其仁认为互联网+是跨界的融合

吴晓波(主持):谢谢!元庆说的是从硬件制造到数据化,最后到智能个性化的过程。所以对联想来说,互联网+的变化才刚刚开始。

周其仁教授,你做创新研究做了很多年,从经典意义上的创新理论来看的话,今天发生的中国跨界混合的互联网+,在理论层面上,他是造成了理论的一种突破,还是现在的理论对现在的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印证意义。

周其仁:理论能起的作用有没有那么大?虽然我是搞理论的,我也一直怀疑。因为,天下的事情首先要做得通,再把它说通。没有做通之前先说通,我觉得挺难的。当然,这样的天才也是有的,就是一个事还没有影,他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多数事情是,做通了以后把它说通。

所以说,中国的问题,不管什么新的浪潮来,确实要把它做通。我的看法,回答你的创新这个问题,创新最后的推动力是谁?其实就是用户、消费者,大家喜新厌旧啊。来个东西就喜欢,你不创新你就会落后,它就来至于消费者有一个源泉,消费者有这个倾向,你满足倾向,你这个事业就发展了,在我看来创新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当然,有人迟钝一点或者说,有人有很多壁垒,想创新完成不了,这个就可以根据经验去做研究。

所以我的看法,包括这一波巨大的冲击,还是要在实践当中去看,一边做、一边说。

吴晓波(主持):先做了再说?

周其仁:先说也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是我们国家我现在的感觉,我们国家现在一个事先把它说通的本事挺大。但是最后,怎么把它做到草根这一层,还是要下很大的工夫。

我刚才不是讲了一个例子吗?电发明已经200年了,现在还有1/7的人用不上电,你以为现在还能谁不用电?好多地方叫无电人口,中国比较而言,无电人口比例比较低,好多地方就用不上电啊,已经发明200年了。

我们这波互联网,将来能不能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不敢讲,这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行为,取决于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我们跟各个具体的问题结合的能力。

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创新落地,值得关注的一面。

(责任编辑:小员)
文章人气:
(请您在发表言论时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健康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军事 | 百科 | 科技 | 数码 | 汽车 | 游戏 | 娱乐 | 体育 | 文化 | 教育 | 房产 | 旅游 | 健康 | 女性 | 明星 | 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