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亚太国际经济合作对话会实录
2017-12-01 17:49 中国新闻资讯 点击次数 :次
北京时间11月28日下午,由北京亚太经济合作促进会主办的亚太国际经济合作年会对话会在北京举办。这也是本次年会人气最为火爆的一场对话会,会场外挤满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千名中小企业家,而媒体记者干脆在门口用手机开始直播。所有人都想从这里知道,中小企业到底该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投资机会、合作模式、资本融资、产权保护、法律风险管控等领域到底面临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对话嘉宾:
外交部欧亚司原司长、前驻吉尔吉斯、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四国大使姚培生;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石勇先生;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外贸大数据研究所研究员刘桓先生;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强。
周宇露:“一带一路”是一个宏观的大政策,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一带一路”的时候,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正是大国所赋予的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出“一带一路”到今天三年多的时间,我想先问一下我们姚司长,到底践行到今天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成果?其实要谈“一带一路”这个话题真的是相当的大,咱们落地细化来谈一谈。
刘桓:如果讲“一带一路”的话,首先大家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五通,五通当中贸易畅通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说我也认为我们广大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如果你参与“一带一路”,可能贸易方面是最容易进入的一个领域,其他的基础设施,投资、金融门槛都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要求也高。
我再提最后两点,我们怎么走出去,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出口上,一定是产品和模式同等重要,什么叫模式呢?简单说就是借电商出海,跨境电商,还有一个我们能不能在输出产品的同时做到产能输出,对外投资。另外我也建议民营企业要提高产品的品质,多生产高品质的消费品,这个不光是应对国外市场,也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今天上午很多领导专家提到我们的消费结构在升级,我们每个人的消费结构也在升级,消费升级包括产品的多样化,也包括我们在用的这些产品的高质量,要生产一些好的东西,中央提到的工匠精神其实指的也是这个概念,这是讲出口,我们民营企业也仍然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当中的,我们要从卖世界走上买世界,明年我们要开进口大会,也是在今年5月14号“一带一路”大会上提出的。
我们国家在从卖世界向买世界转换的过程当中,我们现在国内的企业仍然有很多优势,因为你有渠道了解中国市场,就像我们去开拓国外市场的时候,特别想要找一个合伙伙伴,刚才马大使也讲到你要找一个好的合伙伙伴,那么我们能不能成为外国企业到中国的好的合伙伙伴,这是另外一个思路,所以说我今天看到这个忽然发现我们这个主题叫推动亚太经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我认为民营企业不应该是助力,应该是参与,应该是大胆的参与,这里面有大量的机会。
周宇露:谢谢我们的刘桓研究院,数据一出手,我们确实有理有据,跟我们进行了分析,对于我们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助力,而是大胆的走出去,勇敢的去参与,您讲的肯定是机会,机遇为主,与此同时我们还知道机遇还是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风险的,今天现场我们还请来了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石勇,石主任。石主任跟我们分享分享,刚才刘桓研究员跟我们说了很多机遇,再请您说说到底挑战在哪里呢?
石勇:其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欧洲,除了中亚以外,像东欧的国家,比如说捷克,捷克这个国家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国家,这么小的国家,他的高科技,经济制造,很多领域都是需要出口,所以我希望各位企业家将来走出去一定要看什么是好的项目。
关于共享经济,真正高层次应该是共享知识,就是说如果你能找到国外某一家企业,把他的知识产权进行分析才真正有意义。所以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一定要雄心壮志,出去要通过科技领域去找一些比较好的项目,比较好的科研成果,把它嫁接到中国来。我是一直主张在“一带一路”中间要把事做实。
关于挑战性,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沿线国家的科研力量给我们干事,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可能有些同事也知道,准备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中国现在走出去首先要把自己的国际地位搞好,我们过去欧亚国际科学院,但是它是在前苏联的情况下做出来,如果我们能把丝绸之路国际科学院做出来,应该成立一个国家的举措。这样的话我们把比如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国家的科学院给我们的科学院连到一道,通过科学院的力量和大数据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你们现在手上有的就是钱,钱企业变现靠什么?一定要靠高科技。科技的挑战是最重要的。
李强:我们律师跟各位企业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所想到全是风险,如果说按照我们的风险意识,什么事情都不能做,我们律师提供的意见,我们所提出来若干方面的风险问题供我们在座的企业家,在你们进行投资、贸易过程当中做一个参考,如果说没有我们提出的这些参考意见,可能你们会走很多的弯路。
周宇露:我也想问问我们现场的四位专家,这两年其实这种表现也是越来越多,对于我们现在国内的创业者来说他们的压力和风险会不会增加,有一些什么样的机遇没有?会不会出现一个新的风口,来方便他们更好的站在这个风口上,去把握这个风口呢?
姚培生:我们的大企业都是从小做起,新中国建设马上70年了,我们的成绩都是靠自己打拼的,首先观念创新,路子创新,还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路,调整自己的策略,现在我们给大家说一下,我们在国外的企业,包括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真正做好了,技术扎实的不多,有相当多数是既不赔钱又不赚钱,有相当一批是进退两难,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产生以后,你遇到困难要想办法怎么样跳出这个火坑,你有了成绩你不要骄傲自满,你应该想办法怎么保住地盘,怎么拓展新的途径,这是最重要的。
石勇:规避风险,我从风险的角度来讲,实际上“一带一路”风险,除了贸易风险以外,最重要的是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就比较广阔了。第三个风险是汇率风险,你别看赚了钱,“一带一路”特别是中亚国家,中欧的国家和东欧国家他们的汇率是非常不稳定的,你赚了等于没赚,这个是你要考虑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道德风险和文化问题,像西亚的一些国家,他们说话不确定性还要高,我在美国工作20年,非常有体会。我觉得咱们在座的民营企业家,我相信你们当年打拼的时候肯定是不非常容易的,跨出去肯定不容易成功,而且一定要给当地的行业协会沟通。我觉得咱们出去也要像当年我们改革开放一样,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
刘桓:我也非常赞成姚司长的观点,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双创和“一带一路”的结合,我觉得还是有蛮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先输文解字一下,双创就是创新创业,我认为大家一定不要把它分开,我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创业。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创业,没有科学成果永远在实验室里面,创新也包括科学创新,也包括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一带一路,其实我们国家现在的创新氛围或者我们整体的科技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治理的水平,比如说电商的商业模式的水平还是蛮高的,至少跟“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相比我们是有很多优势的。
李强:现在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其实我也看到习总书记以及中央的一些文件精神,就是让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就再次汇集全球,把我们所取得的先进的技术以及庞大的基金,我们现在外媒储备已经3万亿美金,这个是不能投入我们国内市场的,只能往外投。我们不能感到我们所投资的目的地国家是在释放我们的过量,过剩的产能,甚至于去扩大我们的经济版图,乃至于扩大我们的政治版图,如果给人家这种感觉,这种风险可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可能人家视你为敌人。
周宇露:谢谢李强先生,我觉得这个观点提的提供好,中国人一直讲求的中庸之道,我们中庸是立身之道,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企业家的经营之道,我相信只有合作共赢,惠及他人,这种走出去才能更加的平稳顺畅。
对话嘉宾:
外交部欧亚司原司长、前驻吉尔吉斯、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四国大使姚培生;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石勇先生;
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外贸大数据研究所研究员刘桓先生;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强。
周宇露:“一带一路”是一个宏观的大政策,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一带一路”的时候,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正是大国所赋予的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出“一带一路”到今天三年多的时间,我想先问一下我们姚司长,到底践行到今天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成果?其实要谈“一带一路”这个话题真的是相当的大,咱们落地细化来谈一谈。
刘桓:如果讲“一带一路”的话,首先大家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五通,五通当中贸易畅通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说我也认为我们广大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如果你参与“一带一路”,可能贸易方面是最容易进入的一个领域,其他的基础设施,投资、金融门槛都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要求也高。
我再提最后两点,我们怎么走出去,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出口上,一定是产品和模式同等重要,什么叫模式呢?简单说就是借电商出海,跨境电商,还有一个我们能不能在输出产品的同时做到产能输出,对外投资。另外我也建议民营企业要提高产品的品质,多生产高品质的消费品,这个不光是应对国外市场,也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今天上午很多领导专家提到我们的消费结构在升级,我们每个人的消费结构也在升级,消费升级包括产品的多样化,也包括我们在用的这些产品的高质量,要生产一些好的东西,中央提到的工匠精神其实指的也是这个概念,这是讲出口,我们民营企业也仍然可以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当中的,我们要从卖世界走上买世界,明年我们要开进口大会,也是在今年5月14号“一带一路”大会上提出的。
我们国家在从卖世界向买世界转换的过程当中,我们现在国内的企业仍然有很多优势,因为你有渠道了解中国市场,就像我们去开拓国外市场的时候,特别想要找一个合伙伙伴,刚才马大使也讲到你要找一个好的合伙伙伴,那么我们能不能成为外国企业到中国的好的合伙伙伴,这是另外一个思路,所以说我今天看到这个忽然发现我们这个主题叫推动亚太经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我认为民营企业不应该是助力,应该是参与,应该是大胆的参与,这里面有大量的机会。
周宇露:谢谢我们的刘桓研究院,数据一出手,我们确实有理有据,跟我们进行了分析,对于我们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助力,而是大胆的走出去,勇敢的去参与,您讲的肯定是机会,机遇为主,与此同时我们还知道机遇还是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风险的,今天现场我们还请来了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石勇,石主任。石主任跟我们分享分享,刚才刘桓研究员跟我们说了很多机遇,再请您说说到底挑战在哪里呢?
石勇:其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欧洲,除了中亚以外,像东欧的国家,比如说捷克,捷克这个国家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国家,这么小的国家,他的高科技,经济制造,很多领域都是需要出口,所以我希望各位企业家将来走出去一定要看什么是好的项目。
关于共享经济,真正高层次应该是共享知识,就是说如果你能找到国外某一家企业,把他的知识产权进行分析才真正有意义。所以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一定要雄心壮志,出去要通过科技领域去找一些比较好的项目,比较好的科研成果,把它嫁接到中国来。我是一直主张在“一带一路”中间要把事做实。
关于挑战性,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沿线国家的科研力量给我们干事,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可能有些同事也知道,准备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中国现在走出去首先要把自己的国际地位搞好,我们过去欧亚国际科学院,但是它是在前苏联的情况下做出来,如果我们能把丝绸之路国际科学院做出来,应该成立一个国家的举措。这样的话我们把比如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国家的科学院给我们的科学院连到一道,通过科学院的力量和大数据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你们现在手上有的就是钱,钱企业变现靠什么?一定要靠高科技。科技的挑战是最重要的。
李强:我们律师跟各位企业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所想到全是风险,如果说按照我们的风险意识,什么事情都不能做,我们律师提供的意见,我们所提出来若干方面的风险问题供我们在座的企业家,在你们进行投资、贸易过程当中做一个参考,如果说没有我们提出的这些参考意见,可能你们会走很多的弯路。
周宇露:我也想问问我们现场的四位专家,这两年其实这种表现也是越来越多,对于我们现在国内的创业者来说他们的压力和风险会不会增加,有一些什么样的机遇没有?会不会出现一个新的风口,来方便他们更好的站在这个风口上,去把握这个风口呢?
姚培生:我们的大企业都是从小做起,新中国建设马上70年了,我们的成绩都是靠自己打拼的,首先观念创新,路子创新,还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路,调整自己的策略,现在我们给大家说一下,我们在国外的企业,包括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真正做好了,技术扎实的不多,有相当多数是既不赔钱又不赚钱,有相当一批是进退两难,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产生以后,你遇到困难要想办法怎么样跳出这个火坑,你有了成绩你不要骄傲自满,你应该想办法怎么保住地盘,怎么拓展新的途径,这是最重要的。
石勇:规避风险,我从风险的角度来讲,实际上“一带一路”风险,除了贸易风险以外,最重要的是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就比较广阔了。第三个风险是汇率风险,你别看赚了钱,“一带一路”特别是中亚国家,中欧的国家和东欧国家他们的汇率是非常不稳定的,你赚了等于没赚,这个是你要考虑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道德风险和文化问题,像西亚的一些国家,他们说话不确定性还要高,我在美国工作20年,非常有体会。我觉得咱们在座的民营企业家,我相信你们当年打拼的时候肯定是不非常容易的,跨出去肯定不容易成功,而且一定要给当地的行业协会沟通。我觉得咱们出去也要像当年我们改革开放一样,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
刘桓:我也非常赞成姚司长的观点,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双创和“一带一路”的结合,我觉得还是有蛮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先输文解字一下,双创就是创新创业,我认为大家一定不要把它分开,我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创业。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创业,没有科学成果永远在实验室里面,创新也包括科学创新,也包括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一带一路,其实我们国家现在的创新氛围或者我们整体的科技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治理的水平,比如说电商的商业模式的水平还是蛮高的,至少跟“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相比我们是有很多优势的。
李强:现在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其实我也看到习总书记以及中央的一些文件精神,就是让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就再次汇集全球,把我们所取得的先进的技术以及庞大的基金,我们现在外媒储备已经3万亿美金,这个是不能投入我们国内市场的,只能往外投。我们不能感到我们所投资的目的地国家是在释放我们的过量,过剩的产能,甚至于去扩大我们的经济版图,乃至于扩大我们的政治版图,如果给人家这种感觉,这种风险可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可能人家视你为敌人。
周宇露:谢谢李强先生,我觉得这个观点提的提供好,中国人一直讲求的中庸之道,我们中庸是立身之道,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企业家的经营之道,我相信只有合作共赢,惠及他人,这种走出去才能更加的平稳顺畅。
文章人气:
(请您在发表言论时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健康言论。)
- 越捷航空即将开通成都
上海, 中国-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月26日 - 继上海至胡志明市航线开通之... - 新濠于《2024黑珍珠餐
杜卡斯餐厅首度荣登榜单 誉珑轩蝉联本澳唯一一家三钻中菜食府 澳门 - Media OutReach ... - 立盈于博世汽车售后事
中国南京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月25日 - 2024年1月23日,在博世汽车售... - 恒隆与清华大学恒隆房
分享研究成果 推动行业可持续增长 上海, 中国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