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网总编陈琼谈—养老育幼 代代相传的亲情
2020年的春节,疫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疫情还没结束,在铁路系统工作的舅舅马上要回岗。舅舅是单身。姥姥86岁了,脑萎缩,生活不能自理,特殊时期请保姆有很多不便。我的母亲顶着疫情的危险出行回了吉林延边姥姥家。一回到吉林,社区街道就把姥姥家封了起来,然后让母亲居家隔离十四天。生活采购由社区工作人员从窗户送上门。
小的时候看到电影和电视里的段子,讲老人年龄大了什么都记不得了,我以为里面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亲身经历了才懂得,这些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
今年春晚黄晓明主演的一个小品。他对着手机喊“姥姥,我是明明”。姥姥一会儿能想起来明明,“说留了鲅鱼馅饺子”,一会儿又问“你是谁啊?”——那段看哭了许多人。
我的姥姥陪我们在北京生活过一阵子,分别是2010年和2014年。2010年我一个人带姥姥到同仁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姥姥眼睛不好,走路也不太稳,医院人山人海,好在有熟悉同仁医院眼科的嫂子指导,我才一个人带着姥姥做完手术。
姥姥个子矮小,我那时候很瘦,车没办法停在医院门诊的门口,需要走一段路到停车场,有一个大概高不到一米的水泥台阶,我先跳下去,然后转过身伸手敏捷的把姥姥像抱孩子一样的抱了下来,姥姥当年说:“园园还真有劲!”(园园是本文作者陈琼的小名)直到2014年姥姥思维都很清晰。就是这两年,母亲和姨轮流回吉林照顾姥姥。对着视频,我母亲告诉姥姥,这是园园,姥姥在视频里歪着头,嘴里念叨园园?然后说:“不认识,想不起来了。”起初我以为是姥姥对我有意见,后来我才知道,姥姥真想不起来我是谁了。她偶尔在我视频里对我说:“啊,这个姑娘长得还挺俊的,今年二十几了?成家了吗?”听完之后我就泪奔了。疫情这几天又和姥姥视频,姥姥看着我又是那几句话:这个姑娘挺俊的,取钱去,做饭去,孩子要回来了。
母亲看姥姥的体会:照顾老人和照顾小孩儿有相同之处。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但是照顾孩子,孩子一天天的长大,虽然辛苦也是喜悦和快乐的。可是照顾老人,他一天天的衰老,心中有难过和痛苦。
我出生在吉林延边地区旧历正月初一。母亲回忆,吉林的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凌晨父亲带着母亲去医院生我,生完我正好是正月初一凌晨四点半,上午八九点,鞭炮声震天动地,姥姥和姥爷来医院接我回家。后来随着父亲的工作不再需要长期在吉林,舅舅和姨,我们都陆续离开了吉林延边小城,对于出生地的记忆就是从那些老照片,幼时的回忆以及老人们的讲述中知道的。
姥姥和姥爷(50年代)
过去我对人的生老病死都没有太深的概念。爷爷和姥爷去世的时候,我只有十几岁,比较懵懂。直到2018年秋天,叔叔去世,陪着亲人们安葬叔叔。才有了人如草木,终有一别的感慨和难过。
今年过年看到89岁的奶奶,发现过去一直腿脚灵便,思维活跃的奶奶也不如从前了。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认为奶奶很神,很多事儿她都能用一张嘴给摆平了,说话很漂亮。奶奶不仅有二两酒的酒量,还会做许多男人们才会做的活,比如修自行车,修电器。奶奶还自己琢磨了一套养生保健方法,80岁的时候还约三五好友一起打麻将。我中学时和奶奶聊天,聊到了一个事儿,就是评价一个人做生意做的很好,在当地无比风光。然后奶奶说:“那以后的事情都不好说的,一辈子得经历好些事儿呢!”那时我只有十几岁,现在回忆,奶奶并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是这句话讲的很有思想内涵。人生起起落落,暗淡与辉煌都只属于一个过程,真实而又短暂。
我参与采访了几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建言献策。触及供给与需求、经济与社会、医疗与教育、家政与伦理诸多方面。其中关于“养老,医养,康养”的问题是代表和委员们提出的比较多的。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时期。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了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尤其是我国计划生育四十年来,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多。
国家从事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养老金融,养老用品的企业,协会层出不穷。很多会议上也都在探索智慧健康养老的模式。很多的地产公司也在打造以养生为主的项目。但是“养老”中不仅仅是环境的问题,钱的问题,还有情感,人文等诸多的问题。
著名漫画家李滨声老人今年90多岁了,他住在北五环的一家养老院多年。听说那是一家北京很有名的养老院,但是我每次去看他,总觉得还是很奇怪,像住校的学生。铃响了吃饭,铃响了睡觉,到休息过节的时候再被家人接回来几天。很难得的是李滨声老人乐观,健谈。他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很坎坷,心态好非常重要。
过去讲养儿防老,奶奶和姥姥那一辈人都是生了三五个孩子的,可是到老了,依然还有很多艰难。并且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数照顾老人的都是女儿。因为女儿细心,懂得照顾老人。儿子和女儿照顾老人的矛盾存在于不少家庭中。
我们这一代出生时,国家号召要计划生育,我们属于优生优育的一代。那时候大家都以家里是独生子女为荣,生孩子多了为羞。等到我们长大了,国家要求放开二胎。因此我的同学们分了几种:一种,就是响应了政策生了二胎,有些还生了三胎;另一种,就是坚决不生二胎的;第三种就是根本不婚不育的独身主义者。有一个在朋友圈传的段子我认为很有意思“国家放开二胎,医院提倡母乳喂养,专家建议不要隔代看娃,社会要求女性经济独立。这听起来,女性得是钢筋混凝土做的。”
民政部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单身独居群体日益庞大。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0岁及以上女性人口中,有2.47%未婚;而此前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仅0.92%未婚。10年间,这一比例增加了近2倍。一个比较可怕的现象是——男性收入越低结婚越困难,女性收入越高越没有结婚的愿望。
一边是不婚主义,另一边有趣的是,在吃饭聚餐时,大家都不太劝酒了,忽然改成,哎,再生一个!再生一个!然后出现了很多高领产妇在拼孩子。
我一个同学经常给我打电话发微信,告诉我二胎坚决不能生,一胎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有一个就足够了!如果二胎了,生活如何恐怖,如何毁灭,我都被她的真诚打动了。还有一个同学生了仨,告诉我说,如果再怀了,还是会生的。一边是坚决不生的,一边是一直在生的。婚姻、二胎和养老考验着消费升级和中国经济的未来,也显示出了国人的焦虑经济。
有人说,生二胎,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养老吗?前阵子,我一朋友的父亲做心脏搭桥手术,整整半个月我这个朋友都没离开过医院,因为他没有兄弟,他必须照顾他父亲,班也没法上。个人看着都感到心酸。虽说我们可以给自己赚养老钱,但真到了自己老了,遇到病魔还是得靠自己的骨肉照顾。
养老和多生孩子这个问题太纠结了。再过差不多十几二十年,我们这一代人就要面临父亲母亲现在面临的问题。对于衰老的恐惧,这个东西是来自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不安全感。衰老就是衰老,死亡就是死亡,人生的最后一段路是肯定会辛苦的。在保障父母的晚年生活和生孩子面前,如果财力不够只能选一个,我想大都会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社会,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面对的问题。无论是养老还是育幼,代代相传的是浓浓不变的亲情。
作者简介:
陈琼,人民艺术网总编 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北京体育舞蹈协会会员,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中国总部)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全国工商联旅游商业协会会员,世界旅游辣妈大赛评委
下一篇:Abivax: ABX464抑制SARS-CoV-2(2019新冠肺炎)在重组人呼吸道上皮模型中的复制
- 越捷航空即将开通成都
上海, 中国-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月26日 - 继上海至胡志明市航线开通之... - 新濠于《2024黑珍珠餐
杜卡斯餐厅首度荣登榜单 誉珑轩蝉联本澳唯一一家三钻中菜食府 澳门 - Media OutReach ... - 立盈于博世汽车售后事
中国南京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月25日 - 2024年1月23日,在博世汽车售... - 恒隆与清华大学恒隆房
分享研究成果 推动行业可持续增长 上海, 中国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